加载中 ...
首页 > 法制频道 > 法院案件 > 正文

发出聘用函后又以“背调”结果不合标准取消录用 劳动者该怎么办?

2025-09-08 08:55:47 来源:人民法院报

      劳动者收到公司聘用函后,因有诉讼记录、“背调”不合格被取消录用。面对此种情形,劳动者该怎么办?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劳动者因有诉讼记录而被拒绝录用的案件,判处某软件开发公司赔偿张先生13200元。

2024年4月1日,某软件开发公司向张先生发出聘用函,聘用张先生担任量化开发一职,并写明拟入职日期及工资等事项。当日,张先生向某软件开发公司出具聘用回执并确认于同年5月6日入职某软件开发公司。同年4月15日,张先生与原就职公司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并于4月23日在某软件开发公司旁租房、租车位,积极为入职做准备。同年4月26日,某软件开发公司突然联系张先生,表明其需要录用“背调”结果为绿灯或蓝灯的候选人,但张先生的“背调”结果是黄灯,不符合其录用标准。

张先生立即联系“背调”公司了解情况,“背调”公司称张先生存在诉讼记录,故“背调”公司给张先生黄灯评价。张先生向“背调”公司提出异议,表明诉讼记录是张先生曾因被骗取钱财而发起的维权诉讼,张先生在维权诉讼中是原告,且该维权诉讼为民事诉讼,因此,该诉讼记录给张先生黄灯评价属就业歧视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此后,“背调”公司向某软件开发公司发送修改了“背调”结果的邮件,表示由于案件仅涉及民事诉讼,候选人的诉讼地位为原告和上诉人,程度较轻、风险较小,建议候选人的“背调”结果可以由黄灯转为蓝灯。张先生再次联系某软件开发公司表达希望入职的意愿,某软件开发公司仍以原理由拒绝录用。

张先生认为,某软件开发公司因其存在民事诉讼记录而拒绝录用属就业歧视,侵害了其平等就业权,同时造成其重大损失,遂诉至法院,要求某软件开发公司赔偿其搬家费、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费用。

法院审理后认为,某软件开发公司经与张先生沟通后向张先生发出聘用函,张先生据此有理由相信某软件开发公司将与其建立劳动关系。为此,张先生搬至某软件开发公司附近居住,并向原工作单位提出离职,后某软件开发公司又以张先生入职“背调”结果不符合录用标准为由拒绝录用张先生,某软件开发公司的上述行为违背诚信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存在违背诚信原则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张先生跨省搬迁、生活成本增加,综合考虑本案证据显示的张先生支出的房租、误工费、停车费、交通费,并结合后续张先生入职其他公司的工资报酬酌定的失业赔偿,法院酌情判处某软件开发公司向张先生赔偿13200元。

法院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诚信是劳资关系的基石,诉讼记录本身并非拒绝录用的正当理由。在招聘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在发现求职者曾有诉讼记录后,便单方面取消已发出的录用通知。此种行为不仅可能触碰法律红线,还会给用人单位自身带来相应的法律责任。

职场中要遵守诚信原则。民法典第七条规定了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本案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送包含聘用职位、聘用薪资等内容的聘用函,其意为向劳动者表达将要聘用劳动者的意思表示,由此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特殊信赖关系,劳动者据此作出职业选择,并积极为入职做准备。而后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录用劳动者,属于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的规定,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民事诉讼记录本身并非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劳动者的正当理由。诉讼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是解决纠纷的司法途径,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劳动者若因行使诉讼权利而被拒绝录用,等于变相剥夺了劳动者维护权益的法律救济途径,使得劳动者在就业与维权之间进退两难。用人单位录用标准应基于岗位需求对劳动者相关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等进行考察,而民事诉讼是当事人对其民事权益受损状况采取的救济方式,并非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的正当理由。用人单位应结合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招聘工作,应对已经发出的录用通知负责。

用人单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存在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致使另一方信赖利益受损而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赔偿责任主要包括从原单位离职后的工资收入损失、经济补偿、为入职新单位磋商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体检费以及放弃入职其他单位的机会损失等。本案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送聘用函,劳动者为后续履行劳动合同而搬离原住处,重新租赁房屋、车位等支出了一定费用。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聘用劳动者,应对由此造成的劳动者的损失予以赔偿。(记者 郭燕 通讯员 崔杰 陈嘉思)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郭燕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