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斗前行的强大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眸那段用鲜血和生命熔铸的伟大历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中的,既有铁骑肆虐、家国罹难的伤痛,也有中华儿女不折不挠、浴血奋战的壮烈,更有气壮山河、千古留存的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这一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已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富矿。
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浴火新生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自由独立的正义战争,是与法西斯主义在东方主战场进行的殊死较量,是中国近代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和对手最凶残、牺牲最惨重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离不开伟大抗战精神重塑民族品格,使全民族的爱国情怀、斗争精神、团结意识获得了极大的激发,凝聚了磅礴的民族力量。
爱国情怀激发民族觉醒。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厚根基就是炽热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声声呼唤中,在“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呐喊中,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如火山喷发般迸发。从白山黑水间的抗联战士到太行山上的八路军,从淞沪会战中血战到底的爱国将士到南洋华侨毁家纾难的义举,无数中华儿女以自身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这种爱国热情超越了地域、阶级和党派的界限,将四万万同胞凝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使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斗争精神撑起民族脊梁。伟大抗战精神鲜明的特质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选择屈服,而是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气概展开殊死搏斗。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周旋,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悬崖,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在敌后战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灵活战术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斗争精神撑起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脊梁,成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伟大抗战精神最动人的力量是空前广泛的全民团结。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全体中华儿女共御外敌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无数中华儿女以各自的方式投身抗战,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团结一致,形成了全民抗战的磅礴伟力,充分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的整体力量空前提升。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引领与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站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上,我们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斗力量。
我们肩负重大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也要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尤其需要一种强大精神的支撑。抗战时期,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无数将士浴血奋战,普通百姓坚韧抗争,海外侨胞倾囊捐助,形成了全民抗战的洪流。今天,推进民族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需要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为国奋斗精神,从而凝聚起最大的民族复兴动力。
我们面临严峻困难挑战。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条件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科技制裁等问题给我国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从国内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尖锐。这些困难挑战,是新时代的“强敌”,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和能力。抗战时期,中国军民面对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发扬这种勠力同心、迎难而上的精神,如此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我们需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而言,唯有自信,才能真正实现自立自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抗战时期,面对敌强我弱、战局不利的情形,“攘外必先安内”“亡国论”“曲线救国论”等各种论调粉墨登场,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驳斥错误观点,以中流砥柱的担当凝聚最大力量,坚定全民族的必胜信心。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自信大大增强。然而,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困难,也有人缺乏科学分析和认知能力,进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动摇、迷茫心理,出现错误认识。我们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必胜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推进民族复兴大业。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艰辛伟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助力伟大事业。伟大抗战精神如同中华民族的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培育爱国情怀,筑牢民族复兴的根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将“小我”融入“大我”。当“强国有我”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追求,当每个工作岗位都成为报国阵地,伟大抗战精神就真正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磅礴力量。
淬炼斗争精神,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中华民族具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优良历史传统。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政治定力;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既防范“黑天鹅”事件,又警惕“灰犀牛”风险;必须坚决抵制“软骨病”“恐惧症”,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担当,在斗争中开辟新局。
强化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复兴的合力。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抗战胜利的密码,深植于全民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团结伟力之中。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新时代的团结奋斗,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让每个人都成为民族复兴的参与者、奋斗者、贡献者。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当14亿中国人民将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作行动,我们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这既是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
本文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阚和庆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