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创造美好生活(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南(琼崖)敌后战场是华南敌后抗日主战场之一,在整个亚太战场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海南考察,既有对用好红色资源的殷殷嘱托,“用好海南琼崖纵队纪念场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也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温暖亿万农民心窝的话。
近日,记者走进海口、三亚、文昌等地,缅怀抗战先烈,重温琼崖军民6年多孤岛抗战、自立自强的光辉历史,感受今日琼州大地上的小康生活。
每次讲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中共琼崖特委主动寻求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谈判,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六月婆庙旧址,正是在这儿进行了著名的‘云龙改编’。”谭若瑶介绍,“1938年12月5日,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琼崖抗日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
谭若瑶来自海口琼崖纵队红军小学四(1)班。别瞧年纪小,做“小红星”讲解员已有4年。
“当天特别热闹!”顺着谭若瑶的讲解,冯白驹堂侄、讲述琼崖革命故事40余年的冯尔动打开了话匣,“来自琼崖各地的黎族、苗族代表过来,大家敲锣打鼓,带着肉、水果等各种慰问品和物资,现场横幅写着‘誓死抗战 保卫琼崖’。”
1939年2月10日,日军入侵海南岛,仅用半天就占领海口、府城,旋即向东,企图进犯文昌、琼海一带。“我伯伯知道消息后,立即派第一中队80余人赶赴潭口渡口阻击,那儿是日军东进的必经之地。”冯尔动说。
潭口渡口位于云龙镇云蛟村。琼崖抗日独立队浴血奋战的故事,至今仍被村民广为传颂。“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第一中队沉着应战,有力阻击,打响了中共领导琼崖抗日第一枪。”云蛟村第二党支部书记冼恩喜说。
冯尔动说,许多青年参军参战,琼崖抗日独立队不断壮大,几经扩编,由300多人增至7700多人,发展为独立纵队,并建立琼文、美合、六芹山、白沙等抗日根据地,成为琼崖抗战的中流砥柱。
“每次讲解都是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能更真切地理解抗日英烈,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谭若瑶说。
看着眼前这位“资深”的小讲解员,70岁的冯尔动欣慰地点了点头。“抗战故事一代传一代,代代有人讲,代代要牢记,吾辈当自强!”
曾经的抗日根据地,如今特色产业发展红火
梅山抗日根据地是我国最南端的抗日根据地。浓缩着梅山军民保乡卫土事迹的梅山革命史馆,坐落在三亚市崖州区。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老馆长孙诚有个笔记本。
“就是这个喽!”年过七旬的孙诚小心翼翼地取出原件,本子已散页,纸页泛黄。笔记本的主人是孙诚的父亲孙家仲,上面详细记录着梅山人民对革命队伍的援助。
当年,孙家仲携带笔记本,穿行于田间地头,走村入户筹措粮款。“运粮就在日军眼皮子底下,往往晚上进行,或专挑刮风下雨的天气。”孙诚说。
“山不藏人,人藏人。”这句话,经常挂在冯白驹嘴边。抗日战士装扮成农户,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梅山涌现了不少堡垒户,他们用掏空果核的海棠果传信、盖着牛粪的车送粮、在牛车暗格里藏药……
“只要我有半升米,部队就有半升粮。”孙诚说,老百姓宁愿吃山薯、野菜,也要把省下来的粮食供给抗日队伍,不少妇女甚至将保存多年的嫁妆捐了出来。
80多年前,梅山地区硝烟弥漫,如今鲜花水果四季飘香。
“我们村种着天南地北的瓜果!”崖州区梅西村地处梅山抗日根据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照安介绍,梅西村现有火龙果150亩、芒果近4000亩,还种着近620亩的哈密瓜。
“当初在大家帮助下,我家有了村里第一个芒果园。为了回报大家,父亲会把果苗送给有需求的乡亲,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芒果的技术,带动了更多村民致富。”村民赵明川说。去年,村里芒果产值达1500万元。
村容村貌、文明乡风是梅西村的“金字招牌”,得益于此,观光游客和投资客商日益增多。梅西村引进4家南繁育种公司发展育种产业,同时引导村民发展民宿、手工艺、庭院经济,家家盖起小洋楼,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2万元。
抗日侨乡变成航空航天基地
“我南阳,游击队长三爹良,发动群众保家乡,有的拿七九单筒,有的扛六八单针,齐心协力来抵抗,打日寇车毁人亡。”105岁的陈玉兰轻轻哼起80多年前的抗日民谣,微浊的双眼闪烁出光芒。
作为当年文昌南阳乡的一名地下交通员,陈玉兰长期在夜间或水中活动,身上伤痕累累,左腿上至今仍留着一条十几厘米长的伤疤。
歌谣中的“三爹良”,名叫李良,幼年随家人赴南洋谋生,童年随父返乡。日军入侵海南岛后,他和南阳乡的共产党员们建立了抗日游击中队,并担任中队长。
“那时,几乎没什么武器,有什么就用什么。拿荔枝树做土炮,采集剧毒植物箭毒木和毒鱼藤汁杀敌。”文城镇南阳村乡贤、海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封椿介绍。
文昌是著名的抗日侨乡。抗战期间,华侨纷纷成立抗日团体,捐款捐物,不少人毅然返乡抗日。文昌市昌洒镇的符克烈士纪念园,就记录了以符克为总团长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的往事。
“1939年4月开始,由越南、新加坡等地琼侨组建的回乡服务团,先后有240多人分5批冲破日军海陆封锁线,回到家乡。”文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瑞闻介绍。返琼后,他们组织群众、宣传抗日,开展战地救护和难民救济。琼侨的到来,极大地激励了琼崖军民抗日斗志。
80多年前,文昌为抗日救国造土枪土炮;如今,长征火箭托载着天舟飞船在这里相继升空,抗日侨乡已变成航空航天基地。
截至今年2月底,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和机构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产业集群企业签约入驻。5月,瑶光火箭观礼平台投入运营,“追火箭”又有新玩法。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12月正式启动。“在自贸港建设东风下,文昌有了新使命。这是对这片热土上抗日英烈的最好告慰。”何瑞闻说。
从符克烈士纪念园出来,门口一棵松树笔直挺立。远远望去,新叶勃发的挺拔树干一如当年琼崖抗日军民不屈的脊梁。(卫 庶 赵 鹏 史志鹏 孙海天)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卫 庶 赵 鹏 史志鹏 孙海天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