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全链条法律服务护航企业“破浪”出海
组织召开企业外贸法律风险防范与应对交流座谈会、举办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专题宣讲活动、依托“青法先生”服务团为外贸企业出海开展“法治体检”……2025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政法机关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出海提供覆盖海外投资、跨境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条法律服务,护航企业“破浪”出海。
法治赋能,让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有底气。近年来,青岛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高标准、矩阵式打造中央法务区,集聚高端法务资源,提升法治服务质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上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青岛市《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护航企业破浪出海》案例作为唯一一个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以有高度的法治护航、有力度的平等保护、有温度的法治服务,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说。
集聚法治资源 打造法治服务新高地
青岛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拥有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担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使命。
围绕更精准服务对外开放和重大战略,青岛高标准、矩阵式构建以“四区一平台”(涉外、上合、金融、自贸四个法务区和数字法务平台)为支撑的青岛中央法务区,吸引全要素法治资源,集聚青岛国际商事法庭、青岛知识产权法庭、青岛海事法院审判区等审判机构,以及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青岛国际仲裁中心等法律服务平台机构100余个。
为提升涉外执法司法能力,青岛市委政法委牵头组建“青岛海洋法治联盟”,加强多领域涉外执法协同,加速释放青岛海事法院、青岛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涉海司法供给能力。设立“企业跨境综合服务基地”、中央法务区境外服务中心(站)等服务机构,落地全国首个海事域外法查明研究中心,开展“国商法庭护企行”等系列活动,精准护航企业出海。同时,搭建中央法务区线上、掌上应用端,接入外部数据48类2000余项,嵌入20余个服务场景,构筑起涉外、涉海、涉企智能化法治服务高地。2024年以来,已累计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580余件,标的额约130亿元,案件调撤率达45%,办理涉外法律服务事项4万余件。
凝聚政法合力 打出安商护企“组合拳”
如何让企业和企业家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青岛凝聚政法合力,打出安商护企“组合拳”:健全政法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开展法治护航“10+1”创新型产业体系行动,由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11个工作组,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开展政法领导干部常态化联合接访活动,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青岛政法机关重拳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去年以来共侦办经济犯罪870余起,挽回各类经济损失7.5亿余元;开展“昆仑2024”“执行护营商”等专项行动,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0余起,帮助企业回笼拖欠账款176.3亿元;推进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改革,审结破产案件206件,化解不良资产32.5亿元,盘活土地资源1224亩;持续整治企业及周边治安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护航企业家安心创业;完善全链条打击、全方位保护机制,对企业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383人;出台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管理意见10条,惠及企业417家、稳定就业1586人;提高普法宣传工作质效,年均开展普法活动2000余场;稳步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近40家商事调解组织,调解商事案件1.4万余件。
今年以来,青岛政法机关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以“小切口、小专项”为切入点,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聚焦企业和企业家关心的法治方面突出问题,开展11个小专项行动,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共为企业回笼资金82亿元;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行政检查扫码入企率达100%,行政检查数同比减少57.02%;优化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简易案件审理期限平均提速20%,企业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优化法治服务 以政法所能服务发展所需
以政法所能,服务发展所需。青岛政法机关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积极主动做优法治服务。统筹法治力量成立“青法先生”服务团,向广大市场主体提供法律咨询、风险分析等法律服务,累计解决涉企法律方面问题4500余个,止损挽损10亿余元。整合司法、仲裁、调解、公证等服务资源,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数字平台,创新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青岛海事法院设立全国首个自贸审判区,制定8大类标准合同范本,创新海事司法标准供给等多项制度,办理的“努萨”轮案、“利莫诺”轮案等树立中国海事司法良好形象。
为实现政法服务触手可及,青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437项公安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86项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市检察机关坚守“公共利益代表”职责使命,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办案理念,去年以来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490件,发出检察建议422份,整改率99.7%。青岛法院推动诉讼服务“只跑一次、最好一次不跑”,2024年收案38.9万件、结案37.6万件,均居全省法院首位;线下接待群众18.5万人次,帮助办理诉讼事项4.7万件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一网同城”,建立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深度融合新机制,拓展热线覆盖规模,热线接通率提高至100%,去年以来有效接听解答咨询30多万人次,满意度达99.7%。(记者 曹天健 梁平妮 通讯员 宋明鑫)
本文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作者: 曹天健 梁平妮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