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吉林通化市干部群众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白山松水间,红色基因永相传

2025-08-05 12:48: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每一次讲述他的故事,我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吉林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的后人马继志回忆,“有一块桦树皮在我们家收藏了近70年,那是从杨靖宇烈士牺牲的地方带回来的,时刻提醒我们要继承先辈遗志,矢志不渝传承红色精神。”

  白山松水,碧血丹心。近日,记者走进通化市,寻访英烈事迹,重温抗战记忆。辽阔的黑土地上,东北抗联精神永久传承,成为激励人们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的丰碑——

  东北抗联写下不朽的传奇

  长白山南麓,浑江东岸,杨靖宇烈士陵园内松柏苍劲。杨靖宇高大的戎装铜像挺立,铜像基座上镌刻着“通化市青少年敬立”。

  陵园内庄严肃穆,不少干部群众前来瞻仰。“当年先烈们与日寇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英雄,我们要永远铭记。”76岁的左先生表示。

  在陵园第一陈列室,一张杨靖宇学生时代的照片格外醒目。“这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当时杨靖宇21岁。1928年,杨靖宇赴外地开展革命活动,临行前将此照片交给了妻子,自此再也没有回来。”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于洋说。

  “在革命道路上,杨靖宇烈士奋勇向前、不畏牺牲,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树立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马继志说。

  走进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展柜里摆放着两块特别的木头。仔细观察,刻在木头上的文字隐隐可见。“当年东北抗联将士们利用随处可见且不易被敌人注意的大树,将树皮扒下来,在树干上刻上消息或贴上联络标语,以此实现信息传递。”于洋说。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有数万名将士血染疆场。

  从通化市辉南县驱车100多公里来此的郭先生一家人,在纪念馆内认真浏览,不时驻足。“重温那段革命历史,更深刻体会到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把东北抗联精神一代代传下去。”郭先生说。

  “近两年,每年来到这里缅怀英烈的访客约45万人次。英烈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成为鼓舞我们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高境远说。

  历史的回响——

  英雄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红色档案主题教室里,学院教师姚帅如正在同利用人工智能成像技术生成的杨靖宇将军开展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现场不少学员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档案还原历史,对话未来。“我们以杨靖宇将军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为主要内容,开发了这堂课。通过档案解读、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带领学员走进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历史,感悟东北抗联精神。”姚帅如说。

  伴随着悠扬的口琴旋律,学院教师们身着东北抗联将士服装,唱起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嘹亮的歌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在杨靖宇的遗物中,有一件十分特别——一把口琴。“在冰天雪地里艰苦作战,杨靖宇将军时常会拿出口琴,为抗联战士们吹奏。”姚帅如说,“口琴是战士们沟通感情、战胜敌人、战胜困难的精神武器。枪不离手,口琴也不离身,杨靖宇将军将口琴称为抗联将士们的‘第二杆枪’。”

  一件件档案真实地展现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形象。课堂上展示了一件来自敌方的档案——1939年通化独立宪兵分队《思想对策月报》(12月),其中提到,这些抗联部队巧妙地进行分散或聚合,机智地避开日满军警讨伐队的锐锋,同时也进行顽强抵抗,实力不可小觑。

  “这件档案显示出杨靖宇将军灵活的游击战术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凭借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和斗争智慧,杨靖宇将军带领部队多次突破围堵,化解危险,在保存自身实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学院教师金华彬说。

  “英烈的光荣事迹让我非常感动。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前来学习的吉林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魏善松说。

  “通过精品课程、情景课堂等形式,让学员更深刻地学习英雄事迹,赓续红色文化,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韩冬说。

  奋斗的足音——

  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

  枪炮声响起,由演员扮演的东北抗联战士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通化龙兴里旅游休闲街区,一场大型红色情景剧正在上演。

  “立足通化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体验,不仅开辟了旅游新场景,还能让游客更深刻地感悟红色精神。”吉林青旅文化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邢书凡说。

  行走龙兴里旅游休闲街区,天幕美食街、特色农产品展馆等商铺目不暇接,还有各种非遗店铺镶嵌在街区中,老手艺与新街区在这里共融共生。

  在石运文创店铺,一方方红色主题的松花砚雕刻作品依次排开。“这一方雕刻的是东北抗联战士穿的靰鞡鞋。”吉林省非遗项目通化松花砚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鞠展鹏说,“近年来,我与徒弟开始雕刻红色主题的松花砚作品,希望用这种方式更好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现在喜欢松花砚的人越来越多,让我们传承非遗技艺更有底气。”

  新业态激活新动能。街区一家沉浸式桌游体验馆里,汉服、马面裙等千余套服装整齐摆放,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的王艺含在店里担任主管。“来店里消费的年轻人比较多,每到节假日,客流量就会激增。”王艺含说,通化是自己的家乡,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来工作,这里的发展机会很多,年轻人拥有广阔的舞台。

  “去年龙兴里旅游休闲街区接待游客430万人次,年销售额超过7430万元,古朴与新潮的元素在这里碰撞,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邢书凡说。

  一个旅游休闲街区,折射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今年上半年,通化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专精特新、高技术企业产值分别增长5.7%、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9%,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入夜,龙兴里旅游休闲街区灯火璀璨,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漫步,年轻人拍照打卡,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与流光溢彩的灯光交相辉映,洋溢着幸福……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video WHERE id = (select id from ***_ecms_video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5

推荐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_ecms_news where titlepic<>''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