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新闻频道 > 高法动态 > 正文

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

2025-08-06 08:29:54 来源:人民法院报

  医保基金作为亿万群众生命健康的“兜底保障”,其安全稳固直接关乎国计民生。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网络持续织密、基金规模快速增长,医保领域的骗保犯罪也呈现出手段迭代升级的态势:从个体虚构病情、重复报销的“小动作”,到医疗机构系统性造假的“规模化操作”,甚至滋生出职业骗保产业链,各类违法行径正不断侵蚀着医保基金的安全堤坝。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判处罪犯2299人,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这些数字背后,既折射出医保基金监管面临的复杂挑战,也彰显了司法机关亮剑护民的坚定决心。
  如何筑牢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如何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如何促进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聚焦依法严惩、全链条惩治及骗保手段揭露,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打击治理医保骗保犯罪的鲜明态度与有力举措。
  清除医疗机构“蛀虫”,严惩系统性骗保
  伴随着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基金规模攀升,骗保犯罪的隐蔽性与专业性不断升级。2024年全国法院相关案件的审结数据,既反映出监管压力的持续加大,更体现了司法机关雷霆出击的打击力度。
  本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所涉及的被告人均被人民法院以相关罪名判处较重的刑罚,多名被告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形成了对犯罪分子的强力震慑。
  2016年9月,山西省大同市,商人艾某忠实际控制的某民营医院,自2018年成为医保报销定点医院后,便精心策划骗保“生意经”。他们深入周边县区,以各类幌子四处招揽病人,甚至动员职工及家属“住院”;内科和骨科成为骗保的主力科室,其他部门则负责配合“演出”。他们采取虚增药品进价、药品重复入库,虚增临床用药、检查费用,虚报床位、空挂床等方式和手段,大肆提高、虚构住院费用,制作假病历,将虚假数据上传医保中心,骗取国家医保基金。
  截至2020年底的短短两年间,该医院虚报金额高达970余万元,其中700余万元骗取成功,200余万元未拨付。
  这起典型的医疗机构骗保案,最终难逃法网。经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定艾某忠等人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主犯艾某忠被依法严惩,获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法定代表人艾某宇获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万元;张某才等四名核心成员均被判处十年以上重刑;对犯罪情节较轻且有自首情节的赵某,则依法从宽处理。
  这起案件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将“救命钱”视为“唐僧肉”的贪婪本质。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保骗保犯罪的定罪处罚,强化了对职业骗保人、医疗机构组织者的打击力度。此案判决正是《指导意见》精神的刚性落地,彰显了司法机关对侵蚀医保基金“根基”的“蛀虫”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了强大震慑。
  打击非法交易“黑手”,切断骗保利益链
  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必须实施全链条打击。
  医保骗保犯罪涉及主体广泛,既包括“两定机构”、参保人,也包括倒卖医保药品的下游行为人。近年来,非法收购、销售通过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等违法犯罪形势严峻,一些犯罪团伙借助非接触式手段倒卖此类药品非法牟利,不仅造成医保基金损失,更导致药品浪费、变质回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戴某寿便是此类非法交易中的典型“黑手”。戴某寿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情况下,长期通过微信联系上下家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并租用仓库作为场地,雇佣他人负责打包、邮寄药品,涉案金额巨大,收款近400万元。公安机关在其仓库查获药品逾2万盒。
  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戴某寿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2万元。
  此案是人民法院严惩倒卖医保药品犯罪的标杆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即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戴某寿案的判决,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对医保骗保犯罪“上挖源头、下断通道”的全链条惩治思路,通过坚决斩断非法利益输送链,压缩此类犯罪的生存空间。
  揭露多样骗术“画皮”,严打个体“薅羊毛”
  医保骗保手段层出不穷,除机构系统性造假和下游销赃外,还包括参保人直接套保、教唆骗保以及医药机构篡改文书等隐蔽方式。
  典型案例二中,重庆某医院实际负责人杜某君,在经营过程中推行让病人低价或者免费住院治疗、向“大额病人”返利等做法,吸引大量中老年医保病人住院治疗,为使这些“病人”符合住院要求和逃避查处,杜某君指使或者默许医生、医助与检验科医技人员互相配合,修改住院人员的血常规检验报告、DR检查报告等,并将住院期间产生的药费、检查费等通过医保报销,骗取医保基金390余万元。
  案件经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一审,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定被告人杜某君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指导意见》明确,定点医药机构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等资料骗保的,对组织策划实施者以诈骗罪论处。此案的判决,正是对利用专业身份和技术手段造假骗保的医疗机构控制人的严厉惩处。
  在典型案例四中,参保人陶某云为牟利滥用医保政策,持医保卡多次到多家医疗机构多开、虚开自己根本不需要的药品(如达格列净片、脑心通胶囊等),价值达22万余元,并低价出售。不仅如此,她在结识徐某侠后,接受其授意虚开价值8万余元的药品,由徐某侠低价予以收购。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陶某云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授意并收购骗保药品的徐某侠,其行为亦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此案清晰表明,参保人利用医保待遇转卖药品牟利,以及教唆、收购此类药品者,均已触碰法律红线,必将受到刑事制裁。医保基金是普惠有限的公共资源,参保人既是受益者,更负有依法使用、维护基金安全的义务,人民法院对各类骗保分子绝不姑息。
  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覆盖了骗保犯罪的主要类型,通过聚焦依法严惩、全链条打击与骗术揭露,有力宣示了人民法院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坚定立场与务实举措。
  筑牢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离不开人民法院的精准亮剑与持久护航。未来,人民法院将持续纵深推进中央部署落地见效,以更精准的司法举措深化打击整治工作,以更坚定的法治担当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切实让人民群众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见习记者 李欣妍)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