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律师频道 > 律界新闻 > 正文

广西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多元解纷巧纾金融千千结

2025-09-12 14:36: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纠纷数量不断增加,高效解纷、暖心化解争议成为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新期待。

广西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广西银调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动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向前延伸、向基层下沉,着力“抓早、抓小、抓源”,立足实际,创新服务,努力构建“有温度、有速度、有精度”的金融纠纷化解体系。近三年来累计受理调解案件6241件,涉及金额19.3亿元,切实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云桥跨千里 线上调解“零距离”

“真没想到,不用跑一步,在手机上就把事情彻底解决了。”吴先生回想自己经历的线上调解过程,长舒一口气。此前经济寒潮的来袭使他的生活按下缓行键,收入大幅减少,信用卡逾期的账单如巨石压在心头。当他正为在外务工导致无法前往现场处理还款纠纷而焦虑时,广西银调委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开展调解,为身处异乡的他架起一座千里“云桥”。

梳理案情、主动联系、耐心讲解、建立信任……调解员的贴心与仔细推动着该笔调解迅速转入线上平台。屏幕两端,沟通“零距离”,千里之外,协商同进行,双方坦诚对话,一步步达成共识。最终,借助在线调解平台的便利,方案敲定,协议落笔,并完成司法确认环节——法院、调委会、消费者、银行机构四方在线同框,虽远隔千里却如处一室。一起可能引发诉讼的纠纷,以更温暖、更高效的方式彻底化解。

科技赋能,智慧调解,正是这座“云桥”架起了信任与效率的双重通道,它把传统的调解流程升级为“即时互联、全程在线”的暖心服务。广西银调委与多家法院开通“一站式”线上远程调解服务,三年来以“线上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办理案件482件,涉案金额3752.89万元,获得消费者和银行机构的肯定和认可。

纾困解民忧 诉调联动“零障碍”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境,金融纠纷调解成为化解矛盾、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广西银调委通过司法与调解有机衔接,为困境中的经营者点亮一盏暖心的灯。

“感谢银行能够体谅我们老百姓的难处。”餐饮店主黎先生连声道谢,“感谢调解员一次次帮我沟通,感谢你们为民办实事。”黎先生因生意经营惨淡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由于征信问题,银行不愿为其再次延展期限。广西银调委接到调解申请后,调解员果断采取“背对背”沟通模式,以视频形式分别与双方展开多轮深入对话——一边安抚黎先生情绪,引导其重视征信的价值;一边与银行耐心协商,积极推动纾困政策落地。最终,协商方案的落地为黎先生争取到了宝贵的分期方案。从濒临绝望到如释重负,从互信破裂到再度携手,这条纾困解难之路,映射出金融纠纷调解工作的温度与效能。

金融调解,调的是纠纷,解的是心结,护的是民生。近年来,广西银调委与南宁市中院及辖区12家基层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法院+调解中心+银行机构”三方联动机制,累计受理法院委派案件2149件,涉案金额16.85亿元,有效建立司法与调解的融通模式。金融机构为困难用户“留一扇窗”,金融调解为沟通僵局“搭一座桥”,司法确认为协议效力“撑一下腰”,一起起诉调对接的生动案例营造出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宣教暖银发 知识传播“零盲区”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守护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钱袋子”,宣传普及金融相关知识,已成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课题。广西银调委强化宣传引导,着力提升群众对调解的认知度,通过制作短视频、撰写相关稿件,依托媒体平台进行线上传播,积极联合银行机构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精准触达消费者,让“有纠纷先调解”成为社会共识。

今年3月,广西银调委把握“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契机,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开展“银发无忧”老年消费教育小课堂,以一堂接地气的金融知识宣教课,为银发群体送上金融知识的“护身符”、纠纷调解的“指南针”。现场配合图文并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手册》,以情景再现的形式拆解常见诈骗套路,引导老年人体验线上数字化宣教专区,在虚拟场景中轻松学习各类金融知识、反诈技巧、调解要点。“这种学习就像玩游戏闯关,金融知识变得好记又好用!”72岁的李阿姨完成线上答题后兴奋地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对于老年人而言早已超越了存取汇兑的基本功能,它是抵御诈骗陷阱的坚固盾牌,是跨越数字鸿沟的一道桥梁。广西银调委协同银行机构加强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服务,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金融消费需求;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广西银行业“情暖夕阳”适老化金融服务网点推优评选工作,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使老年人在金融业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厚土沃新枝 长效提升“零瓶颈”

广西银调委加快构建区域互通、资源整合的调解服务体系,共设立驻外调解工作站19家,形成多方联动协同治理新模式,三年来累计受理各类投诉及金融纠纷652件,成功调解461件,调解成功率达70.71%。有效打通基层金融纠纷化解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从单点服务向全域联通、从分散处理到体系运作的转变。与20家银行机构共同签署《小额纠纷化解快速解决机制备忘录》,创新建立“调解+裁决”双轨并行快速处理模式,实现小额纠纷“一窗受理、一体调处、一次化解”,“快车道”的开通在提质增效的同时传递法治温度。

同时,广西银调委广泛整合行业优质资源,致力打造“金融+法律+调解”多元一体的复合型调解团队,以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参与法院专题讲座等形式,持续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公信力。近年来,4名调解员荣获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优秀调解员”称号、两名调解员荣获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八桂消费维权之星”称号。广西银调委积极推动知识共享,针对涉信用卡、贷款及银行卡等高发纠纷,连续五年梳理典型案例,构建集课程、知识、案例于一体的金融教育“三库”,使其成为调解员的实用工具、金融机构员工化解纠纷的指南,助力实现从“事后化解”到“事前防范”的转变。(记者 马艳 通讯员 高靖耘 龙娟)

本文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作者: 马艳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