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书写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2024年12月12日,法治日报刊发《书写有厚度有温度的民生答卷——甘肃检察以高质效履职推动“检护民生”走深走实》。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进入飘雪速冻模式。
兰州市榆中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韩万上牵挂着一起司法救助案件的当事人,一大早就拨通回访电话。听到老人的生活均已安排妥当,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今年4月8日,榆中县检察院在“兰检微共治”平台收到一条司法救助申请:“我儿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去世了,法院判决的赔偿,因为肇事者无财产执行,不了了之。希望检察机关帮帮我。”
韩万上第一时间联系了申请人,沟通案件详细情况,老人在电话中几度哽咽。4月17日,韩万上和同事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申请人家中走访。
了解到老人家庭拮据的情况后,办案检察官先后数次走访调查,在联系司法救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后,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其司法救助9.5万元。7月9日,办案检察官将救助款发放到了申请人手中,为困难家庭点亮希望。
从屏幕开始,到检察官主动上门,再到多方沟通,暖心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而这,仅仅是甘肃检察机关立足区域特色,聚焦民生关切,围绕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加强民生领域检察监督
“物业费缴纳、私搭乱建、宠物扰民……这些问题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检察机关以‘检察建议+普法宣讲’的方式推动完善物业管理和纠纷化解机制,很及时。”10月17日,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时,街道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3月,凉州区检察院收到一封来自辖区内某物业公司的请求监督申请书,该公司意图通过诉讼方式清缴小区居民拖欠的物业费,法院以“物业服务等级需要重新评定”为由对20余件立案申请不予受理。该公司向检察院提出申请监督。
承办检察官随即开始了走访调查。走访中,检察官了解到业主集体拖欠物业费缘于物业公司服务质量不佳,物业公司的起诉让本就怨声载道的业主更加不满。经过与法院承办法官沟通,检察官还得知,该公司自2023年2月就开始了诉讼,已经累计提起诉讼423件。
了解情况后,凉州区检察院与案涉物业公司召开恳谈会,与区住建、应急、消防及城区各街道等部门召开听证会,共同商讨治理对策。
最终,在多部门的联动协调下,该公司自愿减免部分物业费,并与小区业主协商解决了欠费问题。今年6月,该公司向凉州区检察院撤回了监督申请。
据了解,甘肃检察机关紧盯医疗、食药、住房、出行等民生热点问题,精准开展金融领域民事检察监督、社会保险领域检察监督,持续聚焦伪劣商品、食药安全民生热点以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以检察工作服务“三农”,依托“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71192元,一分不少。”近日,赵某等人向办案检察官高兴地分享收款截图。
陇西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通过运用“支持起诉+诉前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了双方矛盾,历时一年的纠纷圆满画上句号。
据悉,2023年6月,赵某、樊某等4人在丁某承包的工地从事木工工作,同年10月工程完工后双方结算,丁某仅向赵某等4人支付了一小部分工资,剩余的71192元经4人多次催讨无果。
“我从宣传册上了解到检察机关有支持起诉的职能,便想试试看。”今年8月30日,赵某、樊某到陇西县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
“起诉不是目的,化解矛盾才是真成效,该案事实清楚,被告对拖欠劳务费事实也无异议,只因暂时陷入经济困境,才拖延支付。”办案检察官介绍,该院多次联合法院对双方当事人展开调解,从法、理、情的角度向其释法说理,阐明双方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
最终,在检法两院的共同努力下,丁某一次性付清了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双方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据了解,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甘肃检察机关围绕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会同法院、司法行政、人社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30余个,积极探索“支持起诉+N”工作模式,立办案件1516件,追讨欠薪2856万元,努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数字赋能让“甘味”更纯正
2023年,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新一届党组转变思路、深化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活动,努力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人民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检察”模式,办理的涉老字号企业和甘味陇货农产品商标的不正当竞争行政公益诉讼案,就得益于“实践课题带动工作创新”。
2022年,李某、马某在其经营的烤肉餐厅擅自使用杨某具有一定地方知名度的餐厅字号。随后杨某对两人提起商标侵权诉讼,法院判定两人侵犯了杨某的商标权。
“这类商标侵权或者盗用的情况,属于个案,还是普遍存在?”带着这个问题,今年5月,兰州市检察院结合案件要素并依据办案实践经验建立筛查规则,自行设计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监督数字模型”。
办案检察官先后赴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调取陇味、甘味、陇货等文创品牌数据、老字号企业相关品牌数据等,依托该数字模型,通过数据对比碰撞分析,精准锁定300余条涉嫌擅自使用他人字号商标的不正当竞争案件线索。
办案检察官对线索评估梳理后,经走访确认,发现餐饮领域6家老字号企业简称被擅自使用,高原夏菜、兰州特色水果相关领域有7家甘味陇货注册商标被擅自使用。
兰州市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加强老字号企业和甘味陇货农产品商标保护的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迅速整改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护老字号简称和甘味陇货的合法权益。
甘肃各地检察机关依托数字检察模型等,分别就“民勤蜜瓜”“甘谷辣椒”“定西宽粉”等众多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展检察保护,让“甘味”更加纯正。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2308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文来源:吉林省公安厅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今日热点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video WHERE id = (select id from ***_ecms_video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5
推荐阅读
-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_ecms_news where titlepic<>''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