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泛黄的笔记本,整齐码放在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虹桥派出所社区民警金岱的办公桌上。翻开内页,上面一笔一划记录着社区工作的千头万绪,也见证了一位民警从刑侦技术尖兵到社区百姓贴心人的十年耕耘与蜕变。
求真之心:从探寻真相到寻觅真情
金岱的警察生涯始于刑侦一线。在川渝地区七年的刑侦岁月,他与沉默的痕迹、生物检材为伴,在纷繁复杂的物证中抽丝剥茧,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这段经历,锤炼了他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2022年调回乐清虹桥派出所后,金岱从“沉默的物证世界”踏入“喧闹的市井生活”。从刑侦技术员转型社区民警,角色转换带来的挑战,让他坦言初期“真是两眼一抹黑”。
面对全新的领域,金岱选择用最朴实的方法适应新岗位:多问、多记、多跑。社区工作繁琐复杂,调解纠纷、走访群众、反诈宣传……每一项都是新课题。他告诉自己必须沉下心来。于是,笔记本成了他最亲密的“战友”,上面用“星标”“三角标”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工作重点,将待办事项细化到“周三前要完成宿村夜访”“矛盾纠纷排查日清日结”。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是他扎根社区的起点。
刑侦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技巧,在社区警务中也悄然闪光。有一次,辖区一位老人焦急报警,称“家中现金被盗”。金岱赶到现场后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凭借刑侦勘查的职业本能仔细观察,通过门窗完好、无破坏痕迹等细节基本排除入室盗窃可能。他安抚老人情绪,最终在旧棉袄内衬和床垫夹层分批找出“失窃”现金。三年来,他凭借刑侦经验,高效处置了十余起类似的“乌龙案”。
“刑侦和社区的共通内核是‘真’——从静态物证中找寻真相,从动态人际中寻觅真情。”金岱深有体会地说。今年初,他获评温州市“二十佳优秀社区民警”,这份荣誉,正是对他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心的最好见证。
赤诚之语:用亲切方言打开群众心扉
虹桥派出所辖区新居民近6万人,其中云贵川籍占三分之一,金岱在川渝地区工作多年练就的一口流利方言,成了他破解沟通壁垒、走进群众心里的“金钥匙”。
2025年2月一个冷雨夜,一名女子因感情受挫情绪失控。当金岱得知她来自川渝地区后,便改用方言柔声劝慰:“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蹚不过的河……”熟悉的乡音瞬间融化冰封的心墙,女子最终放下戒备,愿意接受帮助。金岱感慨道:“群众觉得你是自家人,才愿把心事掏给你。”
这把“乡音金钥匙”,背后支撑的是金岱“将心比心”的工作哲学——以真心换民心。他将这一理念融入矛盾纠纷调解,不仅解决表面纠纷,更致力于根除矛盾源头。他的调解现场多次获得围观群众的认可,手机通讯录里存着658个纠纷当事人的号码和微信。每次调解后他总会留下联系方式:“有困难,随时打给我。”这些年,他陆续收到了52条来自受助者的感谢短信。
“群众工作,说到底还是要用群众的方式,多站在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很多矛盾自然就迎刃而解了。”金岱如是说。
铁肩之责:危急时刻彰显无畏担当
金岱的身形在警队中并不高大,但在危急时刻,他总能成为群众最可靠的守护者。
2024年6月,虹桥派出所接到紧急报警:一名男子因生活受挫,坐在楼顶十分危险。接警后,金岱迅速抵达现场,只见该男子坐在25楼天台外且情绪激动,情况万分危急。
“你记住我的警号,135917,以后遇到困难了跟我说我一定帮助你!”他一边缓慢靠近,一边用坚定而温和的声音喊话。生死关头,他紧紧拽着男子的手,在雨中重复着60遍“相信我”。这份坚守最终触动了男子内心,情绪逐渐缓和,被成功救至安全区域。
2025年4月,一名女子与丈夫争吵后一时冲动跳入河中。危急时刻,金岱没有丝毫犹豫,紧跟着纵身跃入冰冷的河水中,奋力将女子从水中托起,成功救回。第二天,他收到感谢信息:“金警官,谢谢你,为了我让你也跳下水……”短短一句话,饱含着最真挚的谢意。三年来,他从死亡边缘夺回了11条鲜活的生命。
从警十年,金岱实现了从勘查物证到温暖人心的跨越,他用刑侦的细致守护百姓安宁,用质朴的乡音传递警民情深,用无畏的担当守护生命希望。桌上那三本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的不只是琐碎的工作,更是一位基层民警以真心换民心、以奉献书忠诚的时代答卷。
(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周展 洪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