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法制频道 > 法制要闻 > 正文

车检作弊神器让问题车辆蒙混过关

2024-09-06 11:16:50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

  作弊设备制售者、车主、检测机构沆瀣一气,提高尾气超标车辆过检率

  车检“作弊神器”让“问题车辆”蒙混过关

  环保检测作为机动车年检主要项目,是降低尾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举措,如未通过环保检测,车辆将不得上路行驶。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区机动车环保检测作弊形成灰黑链条,作弊设备制售者、车主、检测机构沆瀣一气,以篡改检测数据等方式提高尾气超标车辆过检率,攫取不法利益。同时,作弊设备通过网络销售扩散至全国多地,致使“问题车辆”蒙混过关,堂而皇之上路,危害生态环境。

  车检“包过”,“神器”作弊

  机动车尾气检测作弊的传统手段是塞钢丝球、更换临时三元催化器等,但塞钢丝球需避开监控,更换临时三元催化器需二次检测,都逐渐难以逃避监管,一些新型作弊“神器”应运而生,作弊手法迭代升级。

  在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制售机动车环保检测作弊设备案中,李某星制售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简称“OBD”)作弊设备,苏某团制售OBD、尾气检测、灯光称重等作弊设备。其中,OBD作弊设备和尾气检测作弊设备在销售中占比超过九成。

  记者看到,苏某团制作的OBD作弊设备,大小仅10cm*4cm,可连接正规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发送预设好的“无故障码”“已就绪”等合格数据,并上传至官方指定的车辆检测系统,从而使“问题车辆”通过检测。尾气检测作弊设备只需操作遥控器,即可随意调整、替换超标数据,使传输至官方指定电脑的数据符合尾气排放标准、通过检测。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朱雪平表示,机动车环保检测合格与否,虽不直接关乎驾乘人员安危,但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一旦检测不通过,车辆便无法上路,在利益驱动下,作弊设备制售者、车主、“黄牛”、检测机构相互勾结,一条包括制作源头、一级销售代理、二级销售代理、检测公司等在内的完整制、销、用灰黑链条由此形成。

  多位车主坦言,一旦机动车环保检测不过,就要更换组件以达标,费用较高。比如,更换一台与尾气排放相关的原厂三元催化器,价格普遍在1200元以上。一些“黄牛”替车主“省钱”“省心”,打着“包过”旗号代办年检,实际上是利用作弊手段掩盖车辆问题。

  部分检测机构为收取检测费或赢得“回头客”,自行“帮助”“问题车辆”过检,车主仅支付正常检测费即可;还有一些检测机构发现车辆无法过检后,向车主收取50元至150元不等的“操作费”。本案中,江苏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为3条检测线安装尾气作弊设备。企业工作人员说:“不过不收费。通过率低,意味着企业亏损,作弊能提高通过率。”

  最终,法院以污染环境罪判处本案中作弊设备制作者、分销者、使用者共计16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六个月,并各处罚金15万至1万元;判处检测公司罚金1万元。

  小设备“嗨赚”数千元,车检作弊为何猖獗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承办人李梦玉介绍,这类案件作案门槛低、利润高,造成的危害广泛,侦办难度极高。

  记者采访发现,环保检测作弊设备构造简单,工艺粗糙,仅由芯片、外壳、连接线组成,制作者只要掌握浅显的程序知识、了解汽车检测项目,即可编写代码、烧制芯片并组装,成本低廉。销售端低买高卖,1个OBD作弊设备售价100元至800元不等,尾气检测作弊设备售价1000元至8000元不等。

  截至案发,苏某团车辆检测作弊设备销售额398万多元、李某辉销售额43万多元,一二级代理商销售额数十万元至100多万元不等。朱雪平介绍,根据单价测算,涉案人员销售的作弊设备数量达2000多个。

  环保检测作弊设备借助网络分销,不法链条迅速蔓延。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检索本案中制作者、一级代理的物流记录发现,收货地址为“检测公司”的记录达千余条,遍布全国。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筛查研判,仅苏州地区就有1.8万余条疑似尾气作弊数据,涉及25家检测站。其中,与苏某团制作的尾气作弊设备相关联的检测站达10多家、2000余辆车涉嫌作弊。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动车排污执法科科长高艳婷说,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等一经排放便融入大气,环境污染后果难以量化,而且不法链条波及全国,难以全面收集证据,如何论证制售作弊设备人员导致的后果成为执法中面临的突出难题。

  重拳打假,不能只靠“杀鸡儆猴”

  机动车环保检测弄虚作假行为危害生态环境,亟需重拳整治。业内人士认为,需从监管、查处、法制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建设集成化防控体系。

  在监管端,需强化检测机构监管,提高技术监测能力。

  高艳婷表示,作弊数据存在污染物浓度周期性重复、污染物浓度陡然下降等特征,生态环境部门要善用异常数据特征筛查模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监管部门要综合运用现场检查、突击抽检等方式,持续做好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鼓励公众参与监督,用好举报奖励手段,形成多维监督网络。

  在查处端,需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持续打击作弊行为。

  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专家丁剑说,环保、交通、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常态化联合开展打击车辆检测作弊行动,完善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涉嫌刑事犯罪的,检察机关要对情节严重的依法提起公诉,情节较轻的做好相对不起诉与行政处罚衔接工作,按轻重分层处理。

  在法制建设端,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

  本案中,检测公司仅被处罚金1万元,与获利相比,可谓九牛一毛。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放标准编制专家陆宪忠说,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违规经营、恶意作弊的检测机构的处罚力度,设置红黑名单限制经营;检察机关可探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涉案人员赔偿修复生态环境损失;法院要依法要求退出违法所得、加重罚金,提高全链条违法成本。(记者刘巍巍)

[ 责编:刁慈 ]

本文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作者:佚名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浩和传媒,秉持着推动法治文化传播、助力法律行业发展的使命,精心运营着中国法律论坛网。
    中国法律论坛网是一座连接法律与公众、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桥梁。在普法宣传领域,网站致力于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生活纠纷,还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提升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案例讲解板块,网站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到法律适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例为切入点,让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每一个案例都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对于律所和律师,网站提供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服务。我们深知品牌建设对于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凭借专业的团队和丰富的经验,为律所和律师量身定制品牌宣传方案,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文案策划方面,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法律业务和宣传需求,创作富有感染力和专业性的文案,精准传达法律理念和服务优势。短视频媒体录制服务更是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和律所风采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扩大传播范围。
    浩和传媒运营的中国法律论坛网,正以专业、创新、多元的服务,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5-01-24
  • 2024-09-14
  • 2024-09-14
  • 网上资料繁多,分类不明确,没有专属的党建资料下载,中国法律论坛网推出资料下载频道,汇集了报告、讲话、年鉴等多重资料下载学习!

    2020-09-12
  • 还在为找寻党建书籍发愁吗?中国法律论坛网为您准备了精品的党建书目,细致分类点击即可去到各大平台购买,方便了您学习和检索时间!

    2020-09-12
  • 中国法律论坛网在经过不断的细化完善后,2.0版本成功上线,该版本中包含了热门的政策文件,党章、党建图库及党建精彩视频和党建资料下载!

    2020-09-12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video WHERE id = (select id from ***_ecms_video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5

推荐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_ecms_news where titlepic<>''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4)